当人人对投资前景失去信心时, 其感染力非同小可, 会出现集体非理性行为, 连带一向理性的投资者在这非理性的股市中失去方向,鲁莽投资决定往往会出现。
从恐惧而来的过分缺乏自信,会迫使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行为,因此,在单日或接连的大跌市中,不难发现评论员用“恐慌性抛售”来解释投资者受一些利淡因素影响,不顾一切沽售股票。例如去年8月17日,市场受美国次贷问题开浮现影响,香港恒生指数一日内曾跌了1200点,但当天下午即出现V型反弹,并展开了漫长升浪,若当天受悲观情绪主导的话,结果可以后悔莫及。
欠缺自信产生羊群心态
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,当一群人聚在一起,感情或思想大都趋向一致,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,简称为“羊群心理”或“一窝蜂心理”(herding)。反而有时自己单独作决定,可以更理性;相反,大家一起做出同样决定的话,即使判断错误,但眼见有这么多人陪伴,心理上自会轻松一点,特别在对自己的判决信心不足以及想得到别人认同时,最容易出现羊群心理。
现时资讯发达,投资者很容易得到“主流”资讯,如果自己的看法与主流思想不一致,便会怀疑自己,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及认同,在股市上“跟风”买卖股票的人为数不少,他们可能根本不认识自己投资的是什么股票。
投资心理学家Gilovich, Vallone 及 Tversky,于1985年中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,当股市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的时候,投资者就会产生一种认知趋势(perceived trend),从而带来过度反应,在不合理的价位买入或沽出股票。
在赚钱的时候,愿意接受较高的风险,亏钱的时候,趋向回避风险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“恐惧心理”遇上“羊群心理”所产生的化学作用有时可以十分强大。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专栏作家 Jason Zweig 所说,当时有股票的投资者看见“股价急泻”的大字标题时,我们大脑就会及时做出一种分泌,有如一只恶犬扑向我们一样,又或者有只蜘蛛跌在我们的恤衫一样,我们可以在相当于1/25次眨眼的时间内采取行动。我们的瞳孔会放大、血压会上升、脉搏会加快,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会极其敏感。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,要保持冷静理性,并不容易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