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December 3, 2008

如何提升宝宝的EQ

心平气和立即制止
不到一岁半的孩子,懂得用尖叫、推开动作自我防御,其实算是机灵,但为免日后养成习惯,不论宝宝年纪是大是小,爸妈都需要上前制止,甚至暂时将宝贝抱离现场。记得是要心平气和,为宝宝做一次高EQ示范!

接受宝宝的负向情绪
既然喜怒哀乐是天生的,就没必要强迫宝宝压抑。在要求他“不可以坏脾气”之前,应该先为宝宝的情绪找到出口,比如给他一个厚实的拥抱平抚心情,然后试着同理他的感受:“我知道你还想继续玩。” 或“你害怕别人来抢,所以才推开他,是吗?”但如果宝宝已经习惯用坏脾气引起爸妈注意或吵糖吃,就要刻意忽略,让宝宝体认这个方法没用,才会激励他思考新的解决之道。

解释对方动机或感受
待宝宝情绪平稳些,爸妈可试着向他解释:“那个朋友和你一样都很想玩,你愿意跟他轮流一起玩吗?”或“你只是一直哭、大叫,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,用说的好吗?” 虽然宝宝年纪还小似懂非懂,但不讲他就永远不懂。

鼓励用言语表达需要
小宝宝的词汇少,可以教导一些缓兵之计与动作,比如摇头表示拒绝,或赶快拿着玩具离开;但2岁以上的孩子,就要尽量鼓励他使用简单语言表达,像是:“我的”、“轮流”或“你等一下”、“我还想玩”等,端视宝宝的语言能力而定。由于小宝宝的表达和理解都比较简略,约3岁左右才能彼此沟通,所以还是需要大人在一旁帮忙答腔。

预留准备时间
不知道爸妈有没有以下经验:催了老半天要宝宝洗屁股换尿布,他却装着没听见,甚至还在玩它的小火车?眼看着时间快要来不及,叫宝宝来门口穿鞋,他却还磨蹭老半天? 催久了,时间紧迫了,忍不住一把抓过宝宝或拿走小火车,却换得宝宝当场号啕大哭,还躺在地上耍赖,忍着性子弯身拉起他时还不小心吃了几拳。。。。,这时候就算是圣人也应该早已怒发冲冠!

那谁来当和事佬呢?谁来同理宝宝的情绪?太紧迫的时间总是容易造成双方压力,与其上演亲子冲突,不如早一点行动,把这些磨蹭都算在准备时间里,就会有闲情逸致和好心情跟宝宝好好沟通了。

No comments: